姓名刘锋杰
性别男
出生年月1953年12月
职称教授
学位硕士
毕业院校西北大学文艺学专业
个人简介
1953年12月3日生于安徽泾县。1978年春考入安徽师大中文系,1982年春毕业,入安徽宣城中学任教;同年秋考入西北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,师从郝御风、刘建军、张学仁先生,1985年7月毕业,获硕士学位。1985年至1998年,曾任安徽师大中文系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。现任教于beplay体育软件 文学院,博士生导师。主要研究文学理论与美学、中国现代文论史,兼及现代作家作品研究。在《文学评论》、《文艺理论研究》、《文艺研究》、《学术月刊》、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、《诗探索》、《红楼梦学刊》、《社会科学战线》、《当代作家评论》、《文艺争鸣》、《学习与探索》等发表各类学术论文90余篇。出版《蜕变与回归――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化对抗》、《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》、《文学象征论》、《豪放词》、《人间词话解读》、《人间词话百年解评》、《想像张爱玲》、《张爱玲的意象世界》、《人的文学及意义》、《从王瑶到王元化》等,参编《大学新语文》(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一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)、《文艺学撷英》(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一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用书)、《大学人文读本》(三卷本)、《大学人文教程》、《大学人文讲义》等,主编《文学理论》、《大学语文》,现为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华美学学会会员。
研究方向
文学理论与美学、中国现代文论史、现代作家作品研究
荣誉及获奖情况
科研
1.《论超近距离审美》,获安徽省教委首届(1979年至1993年)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类三等奖,1994年
2.《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》,获华东地区年度优秀文艺图书二等奖(1996年),安徽师大优秀教学成果奖(1997年),安徽省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类二等奖(1998年)
3.《文学象征论》,获安徽文学奖二等奖(安徽省人民政府颁,2000年)
4、《没有地址,抵达灵魂》,获《文艺争鸣》2000年度优秀论文奖
5.《想像张爱玲》,获苏州市社科二等奖(2005年),第五届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(2006年),安徽省出版图书优秀奖三等奖(2006年)
6.《大学人文读本》(三卷本)第一卷《人与自我》(执行主编),(1)获桂版优秀图书一等奖,2004年1月,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奖。(2)获优秀社科图书畅销书奖(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办),新闻出版总署颁奖,2004年2月。(3)获列“知识工程推荐书目”,中央宣传部、文化部、教育部、科技部、广播电影电视总局、新闻出版总署、全国总工会、共青团中央、全国妇联等九部委联合主办,2004年12月。
7.《文学理论》,获beplay体育软件 精品教材立项(2005年)
8.《张爱玲的意象世界》,获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,2007年
教学
1.beplay体育软件 本科教学迎评个人奖(2003年)
2.beplay体育软件 对外教学交流个人奖(2005年)
3.beplay体育软件 利苏奖(2008年)
近几年承担的科研项目
1.胡风与中国左翼文论(排名第二,第二申报单位),教育部“十五”社科规划项目,(教社政司函2001209号:批准号:01jb750?11―44002)
2.自然在中国文学中的演变(排名第二,第一申报单位),国家社科基金十五规划项目
3.文学政治学的创构――百年来文学与政治论争研究(主持人),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项目(批准号:07BZW012)
近几年的科研成果
论文
按年代填写:
1.对话、整合、重建与关怀――读夏中义《新潮学案》,《南方文坛》2000年1期。
2.没有地址,抵达灵魂――读夏中义《九谒先哲书》,《文艺争鸣》2000年3期。
3.为自由的个性写首歌――读何西来先生《文格与人格》,《西北大学学报》2000年3期。
4.回归历史的本真――读朱栋霖等编《中国现代文学史》,《文学评论》2000年3期。
5.意识形态的迷雾――读柯灵《遥寄张爱玲》,《安徽师大学报》2000年4期。
6.倾听生命的坚守,《文艺争鸣》2001年2期。
7.鲁迅创作中的象征设置,《江淮论坛》2001年5期。
8.鲁迅象征创造的意象资源及其独创性,《安徽大学学报》2002年3期,人大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》2002年第9期复印。
9.从话语霸权到合法性的消解――谈歌颂与暴露,《文艺争鸣》2001年6期。收入《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》,广西师大出版社,2002年。
10.再评柯灵的《遥寄张爱玲》,《海南师院学报》2002年2期。
11.略论茅盾与《水浒》的关系,《忻州师院学报》2001年4期。
12.人的关怀与文论教学,《文艺理论研究》2001年4期。
13. 读朱志荣《中国文学艺术论》,《beplay体育软件 学报》2002年2期。
14.读《中国园林艺术论》,《学术界》2002年4期。
15.从革命的合法性到文化的合法性��论回到原典的《讲话》,《文艺理论研究》2002年4期。
16.有关刊物的对话,《文艺理论研究》2002年6期。
17.民间概念也是遮蔽――读陈思和《民间与现代都市文化――兼论张爱玲现象》,《文艺争鸣》2003年第2期。
18.生态文艺学的理论之路,《安徽师大学报》,2003年第6期。人大复印资料《文艺理论》2004年2月。
19.援诗入学的创造,《学术界》,2004年1期。
20.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四问题,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》,2004年2期。
21.精神之觉醒,《延河》2004年6期。
22.学术/思想/人文,《南方文坛》2004年3期。
23.青春的张爱玲――从胡兰成《评张爱玲》谈起之一,《海南师范学院学报》,2004年第4期。
24.论张爱玲的现代性及其生成原因,《文学评论》2004年第4期。
25.审城市之美:现代美学的新起点,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》,2004年5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美学》转载。
26.惊不破的桃园梦――略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城乡对立描写,《南京理工大学学报》2004年6期。
27.重绘古徽州的文化景观――读《徽州五千村》,《徽州社会科学》,2005年2期
28.论蒋孔阳的创造美学,《南京理工大学学报》2005年1期。
29.有情的张爱玲――从胡兰成《评张爱玲》谈起之二,《珠海教育学院学报》2005年2期。
30.骚动的现代性,《安徽教育学院学报》2005年2期。
31.颓废与荒凉的界限,《文艺争鸣》2005年2期。《文汇读书周报》以“为颓废的文学现象翻案”作了专题报到。
32.从张爱玲到毛姆、卡夫卡,《佛山科技学院学报》2005年5期。
33.文学是简单的,《文艺争鸣》2006年1期。
34.月光下忧郁与癫狂――张爱玲作品中的月亮意象分析,《中国文学研究》2006年1期。
35.试构“文学政治学”,《学习与探索》2006年3期,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06年4期“学术卡片”栏摘登,《新华文摘》2006年16期论点摘登,《学术月刊》2006年7期摘登。
36.老北京的故事――读查振科《京派文学论》,《艺术评论》2006年第8期。
37.重建人的自然感性,载《人文旅游》第二辑,浙江大学出版社,2006年4月。
38.略论经济对文学的正面影响,载《中国传统文学与经济生活》,河南人民出版社,2006年11月。
39.大学之大――在beplay体育软件 的演讲,载《大学人文》第7辑,2006年。
40.虚静/消极能力/逃避个性,《文艺理论研究》2007年2期。
41.从从属论到想像论,《文艺争鸣》2007年第5期。
42.“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”之质疑,《安徽师大学报》2008年第2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文艺理论》转载。
43.文论创新的现代资源,《文艺理论研究》2008年第5期。
44.从“意识形态”到“艺象形态”,《学习与探索》2008年第5期。
专著
1.《想像张爱玲――关于张爱玲的阅读研究》,安徽教育出版社,2004年6月。
2.《从王瑶到王元化》(排名第二)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5年5月。
3.《人的文学及意义》,江苏人民出版社,2005年10月。
4.《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》(增订版)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5年12月。
5.《张爱玲的意象世界》,宁夏人民出版社,2006年6月。
其他信息
beplay体育软件 “汉语言文学”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。